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职场范文 > 申请书

一年级数学说课稿

时间:2024-02-18 22:32:05
实用的一年级数学说课稿4篇

实用的一年级数学说课稿4篇

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,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,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。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?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说课稿4篇,欢迎阅读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。

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

教学内容:

一年级第一学期 P47页

教学目标:

1、认知目标:懂得可用11—20各数的组成,计算十和几的加法

2、智能目标:(1)能口述十加几的加法的思考过程

(2)会计算十加几的加法

(3)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

3、情意目标: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,让学生在和谐、活跃的气氛中学习

教学重点:

掌握“十加几”的计算方法

教学难点:

使学生领悟“十和几”加法的思考方法

教学关键:

加强直观、理解算理、培养迁移和创新能力

教具准备:

配套投影片、自制投影片、口算卡片、小棒、音乐磁带

教学模式:

“参与——互动”教学模式

教学过程:

一、导入阶段(引发兴趣,激发求知欲)

[准备]

1、师:小朋友,今天小白兔和我们一起学本领,咱们比一比,看谁本领学得好。(出示小兔子图)

策略说明:

新课之前,得用一年级学生天真、求知欲强的好胜心理,让小动物进课堂,即活跃了课堂气氛,又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,使课堂教学进入“参与互动”状态之中。

2、口答卡片(指名口答)

(1)1个十和3个一合成口

3个一和一个十合成口

(2)1个十和2个一合成口

2个一和一个十合成口

2个十是口

[揭题]

师:小朋友算得真棒,今天我们就用这些知识来学习新的本领。

出示课题:

策略说明:

从20以内数的合成入手,并用卡片口答的方式,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原理,作好知识铺垫,为进入学习创设了有利的条件。

点评: 为了减轻学生学习新授内容的负担,老师安排了20以内数的组成。要求学生熟练口答。这样做对提高学生的笔算能力、笔算速度起到重要作用。又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,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,让小动物进课堂,引发学生学习兴趣,激发学生参与意识。使全班学生在开课后迅速地和小动物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。

二、探究阶段(指导学法,内化知识)

[探索]

1、投影出示主题图

(1)观察(师边演示边说:一只大白兔从左往右推来10个白方块

一只小白兔从右往左推来3个红方块

并用教棒画一个集合围示意)

(2)口述主题图(要求用三句话)

生:左边有10个白方块,右边有3个红方块,一共有几个方块?

(3)怎么计算呢? 生答师板:10+3=13

问:10加3等于13,你是怎么想的?

(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13,所以10加3等于13)

(4)看了这幅图,你还能列出一道加法吗?

(师再演示主题图,先出示3块,再出示10块,并用教棒画集合圈)

生根据师的意思口述并列式:3+10=13

师:3十10等于13,你又是怎么想的?

师:对呀!我们其实还是想: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13,所以3+10=13,当然也可以这样想: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,它们的和不变;

策略说明:

为了直观、生动地掌握几加十的计算方法,老师采用电化媒体:拉片式投影,“小兔子推方块”变得立体形象,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,主动参与学习中去。师生通过共同讨论,互动进行知识迁移,获得十加几的计算方法。

2、投影出示三角形图

师:请你看三角形图,数一数,轻声说三句话,并列出两道加法算式。

(同桌轻声说悄悄话,然后请一组同学汇报)

师根据生答板书:10+2=12

2+10=12

师指算式问:这两道加法算式的答案都是12,你是怎么想的?

(生答,师小结)对呀,这两道题我们都可以这样想:

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12。

策略说明:

再次利用三角形图直观演示,给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,通过讲讲、练练、想想逐步得出十加几的计算方法,促进教师与学生、学生与学生的互动,即重视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,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。

[归纳]

师:你们看,这几道加法算式中有一个数是一样的,是几?

(10)另一个数是几?(指3、2)。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新本领:十和几的加法。

我们在计算时可以这样想:十加几或几加十就得到十几。

策略说明:

通过多种形式,富有童趣的练习,并用师生对口令、说悄悄话等方式使学生注意力集中,始终处于兴奋状态,促进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、巩固和运用,有利于形成技能。

点评:

教师能以学生实际出发,抓住重点,紧紧围绕20以内数的合成,再借助于三角形图直观演示。做到创设情景,让学生有话可说;因人而异,让学生有信心地说;具体引导,让学生知道该怎么说,使学生学得灵活、学得扎实,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。

三、运用阶段(加强练习,诱发参与)

[巩固]

1、摆小棒,说算式

师:请你跟我这样摆。

生:我就跟你这样摆。

师:左边放10根小棒,右边放5根小捧:一共有几根小棒?

生摆://////////

生说:算式是10+5=15。

(交换位置,方法同上)

2、题组练习(投影)

10+9=口 10+8=口 10+7=口

9+10=口 8+10=口 7+10=口

先同桌说悄悄话,再一组一组汇报

3、口答卡片

10+5=口 10+6=口 0+10=口 1+1=口

4+10=口 1+10=口 10+10=口 10+1=口

策略说明:

通过各种形式、富有童趣的练习,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、巩固和运用,有利于形成技能。

[深化]

4、游戏:美丽的大森林

(1)投影出示情景图(美丽的大森林)

师:这是一片美丽的大森林,森林里有四位很有智慧的树爷爷(边说边出示四棵大树)

他们要考考小朋友本领学得怎么样?

(2)宣布比赛规则

请你 ……此处隐藏1102个字……得多,进行评价奖励。

5.找规律:教师引导学生找其中的规律,如,“从1走到2有几种方法?”“从左边的2走到3有几种走法?”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,并作为课后的作业,鼓励学生合作完成。

三、活动(二):对口令游戏。

1.(放快节奏鼓点音乐)师生对口令,如师说“我出3”,生答“我出5”,复习数的组成。

2.同桌互对口令,复习数的组成。

四、活动(三):送信游戏。

学生按四人小组的位置坐好,每人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反面写有一个数字的信封,然后请学生把桌面上的得数与信封上数字相同的算术卡片放进信封。

请其中一组学生上台演示完成,之后评价,找对的学生表扬自己。

五、活动(四):起立游戏。

1.报数:请两竖行学生从前往后,从后往前报数。

2.数数排第几:让每位同学通过数数和思考,对自己在班上的位置都有一个正确的定位。

3.起立拍手游戏:教师点到从前(后)数第几位学生,该竖行该生就起立拍一下手,之后让学生练习从左数、从右数,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前后左右等空间的方向,并注意让学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这两个易混的概念。

六、活动(五):投掷游戏。

布置好游戏场地,教师点几位学生按规则向篓里投球,共10个球,看能投进几个。同时请一位学生当评判员,用圆片贴在黑板上表示投进球的数量,之后请其他学生当“小记者”,报道几位学生的投球成绩并进行比较。其间还让学生说说有几个球没投进,并说出自己的算法。

七、课堂小结。

师:今天,我们一块儿到“数学乐园”去逛了逛,你们开不开心?其实只要你们留心就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知识,你们想不想学习更多的数学本领呢?老师相信,只要你们努力,就一定会成为生活中的“小小数学家”。

课后总结

新课程,新教材,构建的是一个开放、充满生机的课堂体系,对此,在执教本课后,我有更深的体会。

一、寓教于乐,玩中学,学中乐。

“一、二、三……”教室里传来异口同声的数数声。只见一位学生站在讲台前正朝着离他有一段距离的小筐里投球,讲台下面几十双眼睛都齐刷刷地望着他,眼神里透着几许焦急、几许惊喜,大家都随着投球学生的表现或喜或忧,有的恨不得亲自上台去一试身手。乍看去还真想不到这是数学课堂里的一幕情景呢!

游戏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。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游戏当中,通过数一数投进了几个球,比一比谁投进的球多、谁投进的球少,两人相差多少,算算没投进球的个数等环节,在彼此思维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中,很自然地复习巩固了前面所学的知识。就这样,学生在一种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汲取了数学养分,亲身经历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,再一次真切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,从而激发他们学数学、用数学的兴趣。

二、小组合作学习,便于人人参与。

在巩固10以内加减法这一环节中,我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,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开展了一个“送信”游戏。那么多封“信”,要找到得数与自己信封上数字相同的“信”放进信封,就必须快速地算出每封“信”的得数,有趣的

形式把学生们都吸引了过来,学生们比平时计算枯燥单调的口算题时的热情高涨得多,尤其是几个学生为了同一封“信”发生争执时,个个都像“小老师”一样运用所学的知识说服对方,整个课堂顿时“热”了起来,真正达到了人人参与,个个乐于参与的目的。

谁说数学课堂就该是“一人讲全班听”的严肃场景?如若将理性的数学知识融入到学生们易于接受、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,又何愁学生不爱学、不动脑筋呢?让我们“蹲”下来,寓教于乐,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为他们创设出种种轻松、快乐的学习情境,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4

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:搭积木(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和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)

一、说教材

1.教材分析:《搭积木》一课是北师大版《数学》第一册《加减法(二)》中的第二课时。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数的认识、10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,是学生学习20以内加减法的第一课时,主要是要学会2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(不进位、不退位)的计算方法。这些知识都是学习其他计算知识的基础,对以后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。

2.教学目标:①知识与技能目标:结合系列的学习情境,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,明确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,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。②过程与方法目标: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计算方法,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、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合作意识。③情感与态度目标: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。

3.重点:学会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。

4.难点:明确计算方法,了解计算算理。

5.教学准备:积木(教师用)、计数器(每个学生一个)

二、说学情

学生基已经可以比较准确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十加几的加法,知道11~20各数的组成,还认识了数位中的个位和十位,对数位有了初步的了解。学生学习本课内容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基础。但入学只有三个月的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识,他们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,注意力很容易分散。所以,在教学设计中借助课件辅助教学,借助教具积木创设情境,借助学具小棒和计数器让学生动手操作并学着解决数学问题。

三、说教法、学法

教法:自主探究与范例教学相结合。

学法:发现法

四、说教学过

(一)复习

1.利用卡片进行口算练习,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。

2.通过看图列式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。

3.通过填空让学生复习11~20的数的组成。

(二)探究新知

1.教学课本70页“说一说”。

(1)导入新课,引导学生探究13+2的计算方法

教师搭积木演示,学生利用计数器动手操作

(2)引导学生探究18-2的教师方法

教师搭积木演示,学生利用计数器动手操作

(3)教师小结优化算法。

2.反馈练习

课本第70页“试一试”和“说一说”。(学生在书上和草稿本上完成)

(三)课堂总结

(四)课堂作业 (学生在书上完成)

课后反思:

本节课是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和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。通过搭积木的情景让学生仔细观察,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,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,在玩中也能学数学,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。由于学生没有准备积木,我让学生利用计数器拨一拨、想一想、说一说等活动,引导学生从数的组成的角度理解计算的方法,通过计算进一步理解数的组成。为了照顾几个接受能力较慢的学生,课堂进度稍慢,没能满足接受能力较快的学生。所以,自我感觉课堂效过良好,但是课堂效率不高,学生巩固练习的时间不充足。

《实用的一年级数学说课稿4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